八路军抗战敬礼人物铜雕

发布于: 访问:121人次
八路军抗战敬礼人物铜雕

1939年2月,八路军总部以第4纵队为基础组成冀热察挺进军,执行巩固平(今北京)西、坚持冀东、开辟平北的任务。第115师第344旅旅直一部进入冀鲁豫边区,3月,与当地武装合编为冀鲁豫支队,创建冀鲁豫边抗日根据地。第129师主力在冀南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支援下,粉碎了日伪军3万余人的“扫荡”,巩固了冀南抗日根据地。不久,当日军转向“扫荡”山区根据地时,第129师主力返回太行山区。第120师主力开赴冀中,协同第3纵队粉碎日伪军的围攻,初步巩固并扩大了冀中抗日根据地。12月,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,晋西北形势紧张,第120师主力奉命于翌年2月返回晋西北。第115师主力于1939年3月到达鲁西地区后,大力发动群众和开展游击战争,接着进入泰山以西和鲁南地区,打开了鲁西、鲁南的抗战局面。8月,为统一山东地区八路军的指挥,组成了八路军第1纵队指挥机构。

1939年12月,在八路军对日伪军进行艰苦的反“扫荡”作战之际,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,派兵首先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留守兵团,接着进攻晋西和晋西北、晋东南以及冀南等地的八路军和山西新军。八路军和山西新军遵循中共中央、中央军委确立的“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;人若犯我,我必犯人”和“有理、有利、有节”的反摩擦斗争原则,展开自卫反击,打退国民党顽军的进攻,保卫了抗日根据地,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。此后,山西新军进行整编(仍保留晋绥军番号),加入八路军的战斗序列。

城市铜雕凝结着一城市的历史、文明和精神,具有很强的文明性和精神性,城市铜雕作为表达人们思维、情感、精神寻求,表现人们审美抱负的艺术言语之一,也必然具有明显的民族性。在城市铜雕日益发展的今日,进一步研究城市铜雕的功用、含义、艺术品格以及她在城市中的位置和所包括的历史价值、文明值、艺术价值,站在城市的人文、地理、历史、文明的高度来对待城市铜雕创作。有必要意识到,只有对民族母土文明深入研究、充分认识、领悟其精髓,而且以此为本,合理吸收外来艺术营养而又始终保持民族自己的艺术言语特色,才或许创造出具有经典性的含义的城市铜雕。城市铜雕言语只有具有民族性,才会具有国际性,才会在国际艺术之林中存在且别具魅力,也才能真实具有生命力。